上证指数 3379.8925
-24.0556 -0.71%
恒生指数 23444.039
-196.610 -0.830%
深证成指 10187.672
-166.551 -1.61%
沪深300 3907.3781
-35.83 -0.91%
纳斯达克 19146.8095
136.7249 0.72%
责编:陈凯欣
2025-04-01
近日,北京师范大学发布了一份关于未成年人网络行为影响的研究报告。该报告显示,未成年人网络消费呈现低龄化趋势。
研究发现,55.27%的未成年网民每周网络消费低于10元,而14.14%的群体每周消费超过100元。
这份调研报告深入分析了当前未成年人的网络使用现状。数据显示,在使用时长方面,未成年人日均上网时长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:大部分集中在1小时以内,少部分则在5小时以上。
在使用的平台选择上,微信、抖音、哔哩哔哩、快手和QQ是未成年人最常用的五个平台,分别有81.75%、42.7%、27.15%、26.33%和24.21%的未成年网民使用这些平台。这些平台主要以社交和娱乐功能为主。
报告指出,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基本制度框架,但在面对新技术和新平台带来的变化时,现有法律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。
基于这一现状,报告提出了构建"疏导结合、多元共治"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机制的建议。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的内容分级与监管体系;另一方面要建立家校社联动机制。
报告强调,在保护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同时,需要平衡好风险防控与发展权益之间的关系。通过制度设计、主体协同和基础保障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,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撑,同时激发他们的数字创造力。
据了解,这份研究报告基于认知行为理论,专门针对未成年人设计了网络平台调研问卷,并在全国31个省、直辖市、自治区选取了8394名学生作为样本。这些学生年龄从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不等。